十五号从桂林回来,正赶上中秋节,下车没有回家,直接叫上朋友开吃,吃完闲溜达的时候看到路边的摩拜单车,注册了账号,当晚跟朋友出于好奇三个人各自骑了一段,后来回家路上以及今天又骑了两三次,总的体验不错,但是不好的地方也可罗列一大堆。
至于“摩拜单车”是什么东西就不多解释啦,百度一下,你就知道。首先说感觉不错的地方就是车型定制设计的很时尚,至少在我看来,我还是蛮喜欢的。并且在现在多数城市公共自行车外形丑陋的环境下,这么一款颜色靓丽,个性十足的车型,并且扫扫二维码就可以骑行的方式,还是很有逼格的。当时的朋友也说,现在的好多互联网产品都是面向年轻人的,二维码支付是非常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并且也非常简单易用,并且在今天早上就看到了他在朋友圈发布摩拜的行程截图。
昨天晚上,从秋露园拿钥匙回来的路上,打开百度导航,设定好目的地,戴上耳机,放一首喜欢的音乐,在软件园附近凉凉的风中骑行,感觉真的是棒极啦,因为在中间接到了X朋友的几条微信信息,手机放在裤兜里不方便查看,我想如果自己再能配上一款“苹果婊”,用来收发一些IM信息,感觉有时间来一次不错的骑行真的是逼格满满,惬意至极。
感觉不错的地方,到此打住。因为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啦,接下来就该说说让我比较恶心的地方啦:
- 找车难:
用过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的都知道,我们所设置的目的地导航路线都是实时更新的,也就是说,只要设置好路线,无论我们往哪个方向走,软件都会明确标注出我们正确的步行(行驶)方向,并且告诉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便于我们及时的修正自己的路线。而我在使用“摩拜单车”的过程中,当我点击了预约单车之后,软件会给规划一条路线,但奇葩的是这条路线是以我在软件随意可以移动的定位点确定的,而不是以我当前的位置确定。如果说这样的设定在某些需要预先设定路线的场景是可行的,并且抛开这种特殊的需要预设路线的生活场景的比例不谈。那么设置完路线之后,软件是不是也应该及时的修改或者显示出我当前最新的导航数据,明确的告诉我我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当前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很遗憾,摩拜单车没有做到。他的所有的路线规划都是以最初的可移动的那个点设定的,并且之后也不会再更新规划路线,用户能做的就是自己看着软件不断的尝试,到底往哪个方向走?走多远才能跟软件上的目的图图标重合,然后原地寻找单车。而即使是这样,在实际的使用中也是问题较多,首先是数据更新不及时,比如昨晚我在百度楼下寻找的时候,很多次,软件上显示我需要向东行走一段距离,但是我走了一段距离之后,软件上又显示我已经走过啦,当我回过来一点,软件上又显示我刚才的位置大概是单车的停放位置。位置数据更新反反复复,飘忽不定。哪怕是在软件上都已经完全显示跟单车位置重合的时候,“寻车铃”按钮也是灰色不可用状态,即使点击了也收不到任何响应。害得我在神州数码楼下大半夜的绕了二十多分钟,最后不得不打车回家。
并且,这个定位的过程中,因为单车体积小,在办公楼下花坛或者停车场中不够明显,不易被发现。导航寻车过程中地图数据的精准度以及“寻车铃”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试想一下,你在上地五街附近寻寻找“金隅嘉华大厦”,估计地图上给你指引一下大致的方向你就能找到,但是小小的一辆单车,再赶上建筑密集的地方,方向稍稍一偏,位置误差大于30米都可能让你变得茫然无措,焦头烂额。这时候有了“寻车铃”似乎不错,但如果是一处“摩拜单车”密集的地方呢?一个是多个车辆都在响铃不易辨别,再者是赶上“好事者”故意不停的预约车辆,然后点击“寻车铃”,对附近的办公或者生活的人们是不是影响很不好,当然,因为我连续使用了四次都没有成功的按响一次“寻车铃”,所以我也不确定具体的声音和音量如何,只是感觉,这是一个隐患。
就这一点,让我在百度大厦下面兜转了20多分钟没找到车,在中国银行楼下也兜兜转转了10多分钟没找到车,今天在八维校园里兜转了十多分钟才找到车。也是因为是假期,如果上班时间出现这种事儿,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发脾气啦。
- 定价不合理
按照现在的官方定价说法:
膜拜信用分高于80时(默认是100分):运营区域内还车:每30分钟1元
粗略看来,感觉没啥问题,骑行半个小时才出一元钱,比公交车有时间要划算,并且也更便捷。但是实际使用中,我的感受就是单一的按照时间收费对于短途出行的人来说太不划算啦,就我最近的出行记录来看
我最长的一次骑了19分钟,骑行10公里,收费一元,我认为收费合理,我可以接受,但是最近的一次,骑行11分钟,行程2千米也是收费一元,我就不太能接受。同样的价钱我可以出门去一趟朋友家(19分钟),也可以出门到超市买点东西(11分钟)都是收费一元,那么我就会想既然都是单一的按时间计费,我下次出门逛超市,我会将车子停在超市门口,不上锁结束行程,然后我去花十分钟逛超市,然后下来之后骑行回家,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将两次付费转化成了一次付费。这个看似合理的勤俭居家的生活方式,我想肯定违背了“摩拜单车”团队最初的目的的,共享经济下讲究的是一车多用,个人不再独自占有。但在我逛超市的时候,如果附近有骑行需求的用户,并且又是在自行车闲置可以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自行车资源是浪费的。而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合理利用我的30分钟而已,我也没有错。不知道摩拜的团队是不是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为什么不可以设置一个“按里程收费”和“按时间收费”的选项让用户自己选择,也或者通过数据分析做一个对时间和里程进行合理加权定价呢!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
- “预付费”的方式不够合理
就我个人消费习惯来讲,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以及携程、去哪儿等O2O服务软件,我都没有预付费或者充值到消费账户的习惯,并且我也很反感这种行为。首先我的感觉是这些软件对我来讲并不是一个类似于微信,支付宝一样的高频生活软件,我充值进去的钱,这次用不完都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会用,并且因为手机换号或者软件自身账户系统的更换(比如,最早的上述软件在手机端不支持微信微博第三方登录),我很可能会随意的放弃旧的,而重新注册账户。我不愿为这种非高频的行为预付费。再者我能理解企业设置预付费账户的意图,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软件的预付费都不支持提现,这样更增加了我对这种设置预付费账户行为的厌恶和抵触。企业你会因为预付费增加了用户的留存率和现金流(用户少的可以忽略不计),但也会因为不支持“提现”而将账户须知做成一个霸王条约(其实很多公司不在乎这个,互联网公司类似的霸王条约多了去啦)。
- 骑行费力
轴传动原理很好,但是骑行起来非常费力,远不如老式自行车的那种前后大小轮盘来的直接。最近的每次骑行,都把我累得够呛,特别是昨天晚上刚开始时候,天气还有些闷热,骑了一趟下来,浑身是汗,心情糟透啦!虽然我平时锻炼不多,但是骑行费力还是很需要改进的,一脚不蹬,走不远就停啦,并且这还是在北京平整的街道上,路况如果差些,或遇上坡,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解决方案方面除了增大前面轮盘,如果也能加上手动变速,那在适应各种路况方面想必是极好的。
- 自行车停放混乱
一开始提到了因为软件的导航路线规划的不够好导致的寻车难,其实还有一点儿就是用户的乱停乱放,我刚刚下载注册之后使用的第一辆车就是在回龙观地铁附近兜兜转转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再一个办公楼下的车棚内找到的,如果不是因为当时和朋友三个人因为好奇一定要尝试的话,我才不愿意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围着一栋写字楼大半夜的在人家停车棚里开着灯摸索呢,当时自己都担心附近的保安大叔会不会随时上来朝我们大吼一句:“抓贼啦”。除了这种放在车棚里的,还要今天早上搜索到附近车辆的,附近八维学院的学生直接将车骑进了校园,还放到自己的宿舍楼道内,害得我找了半天,生气之下拍照投诉了上去,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官方处理答复。
现在在北京,官方投放的自行车本来就不多,再碰上这种只图自己方便乱停乱放的,加上软件本身定位不准,更新不及时的,出门有事儿或者上班想找辆车,更是难上加难。
在实际的使用中,细碎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按我的需求来讲,可能还有一些不算需求痛点,但称得上是用户痒点的地方:
- 在车把位置安装一个可移动调节的“手机支架”,便于用户上下班骑行中的收听音乐,接打电话(这个要慎重,最好不要)。
- 将车把和车座设置为可伸缩调节的,当然,这里必须要考虑到,伸缩调节的范围大小以及车把,车座的防盗问题。如果可以,最好将车座换个大的,软的。
- 车身的卫生和整洁问题,特别是车把。手掌直接接触,容易传播疾病。赶上下雨天或者不文明行为,做好车把卫生和车身整洁非常必要。
- 手动车铃拨动不方便,声音太小。老式自行车上那种车铃看着不好看,但声音响亮,拨动简单。
- 自行车的前后两块反光板效果不明显,夜晚骑行反光不明显。建议换个效果好的,并且多装几块。
- 导航地图禁止3D效果显示,缩放地图时候很容易误触成3D立体地图,并且立体地图并不容易寻找单车。
文章最后总结下:
共享经济思维下,做这样的尝试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能很好的解决了“找车难”、“统一定价”和“骑行费力”等问题的话,将摩拜单车作为日常短途出行的代步工具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当前也就只能图个新鲜玩玩而已),发展好了,再能与keep这样的健身,或健康数据公司合作,这个市场就很有想象空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