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很喜欢看电影,总是感觉花很多时间去看一部泛泛绚丽制作的快餐电影纯粹是浪费生命,却也有自己的一个怪癖:看电影不喜欢热闹,慢慢的,安安静静的看,而后默默的思考,安静的看完一部电影于我,个人更感觉是一种阅读。一种思想的升华。偶然的偶然,在不算很舒服的环境中享受了《入殓师》,思绪烦乱,留笔仅做纪念!
首先我要写到的一个人物不是男主人公,而是他的妻子:美香,首先我作为男性,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很漂亮,而在影片中他也几乎一直是保持着最美的笑容,当让在他最初无法理解她的丈夫的工作竟然是给私人化妆,靠着这份工作来维持着他的小家时她哭啦,这个是影片的需要,也是现实感情的真实流露。
她那温暖,真诚的笑容是我们感动的基础,也是全片的温暖情调的基础。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笑容出现在乐团解散后,妻子只怔了一下,马上笑了,说没事,咱们再找个新乐团。笑的让人怜悯,关键是让人放心,那是爱到最高境界的笑容;接着他要回乡下,怕妻子不习惯,妻子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说了两个字:“赞成”,是带着那个笑容说的,那是一个让任何男人都要感动一生的笑容。写成汉语就没有那个感觉了,再有就是大林在家拉提琴时,妻子躺在床上闭着眼满足的笑容;在接受了大林给的石头后,妻子又给了我们一个温暖诡秘可爱的笑脸;当然在后面还有让她心灵发生蜕变的两次带着眼泪的笑容,这是剧情合理发展的基础。一次是给澡堂婆婆装殓时,看到丈夫的投入,大家的哀思,她用笑容肯定了丈夫。最后就是大林拿到父亲手中石头的时候,她依然为丈夫的释然,为他能原谅死去的父亲而欣慰。当时我记得她说了一句:你的父亲。至此女主人公的善良和真诚的爱表现到了极点。顺带着多说一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之后我不想单独的评论每个人物,一个完整的剧情和思考不能依赖某一个角色来完成,我们自然也不要支离破碎的思考这部影片。
因为在今年的五月份浏览了猫扑里一个同样是入殓师的回忆帖子,才知道了这部早在2008年上映(开头处说啦,我不是很喜欢看电影自然对电影的动态不是很了解)的影片,所以刚开始看这部影片,只是在好奇这个行业,认为这部影片只是在唤起和改变人们对于“入殓师”行业的关注和认识,现在来看,影片从始至终更所得是在阐释作者对于“生死”的理解。看了好多影评,有说在关注主人公的眼泪,有人在关注那条小河,可是对于生死,我想本片的导演要表现的或许就是男主角在桥上说的:“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和负责火化的老者的那句话:“死可能是一道门,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我们也是穿越了生死之门,呱呱坠地,努力了几十年后,轻轻地掩上生命之门,又或许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也或许生命像是一条河流,我们都是里面的一条鱼。无论如何努力回溯,终究是无功而返。与此理解,我们大可不必为逝去生命的逝去悲痛欲绝。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的小石子,我本以为“父亲”的遗物会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积攒的石子,并且更应该全部是凹凸不平的石子,来表现他长久以来对儿子和妻子的担心与愧疚。而网上有评论说一颗石子也足矣表现父亲对儿子执着却又痛苦的思念与爱啦!而最后,当妻子把石子试图交给“儿子”的时候,他握住了妻子的手,轻轻地放在了妻子的肚子上,或许是在展示对另一个生命的安慰与爱。也或许是孙子对爷爷的一种告别吧。至此。一部影片在男主人公的入殓情境中拉上帷幕,轻盈熟练的手法与他在旷野中拉琴一样优雅。
每一部影片都透着导演们对生活的思考,他们也都试图在通过一部影片在向我们揭示着什么!安安静静的享受了这一切,我们真该谢谢泷田洋二郎带给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死可能是一道门,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